close
名稱:蚵灰窯文化館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安北路110-1號
電話:06-2286836
營業時間:09:00~17:00
價位:免費參觀
休息日:每週一公休
座位數:40位
攜帶寵物:可
抽煙:否
不起眼的路邊古蹟
從台南市區前往安平古堡或安平豆花的路上,「蚵灰窯文化館」非常的不起眼,就算坐在觀光巴士上,都有可能會不小心錯過,不過這裏的的確確是個市定古蹟,也有將近百年的歷史了。
從新蓋的欄杆進入之後,才發現裏頭竟然是別有洞天,沒想到古蹟也可以讓人心情放鬆,變得愉快。雖然這裏真的是用來燒製蚵灰的燒窯舊址,不過建築物是新蓋的,園中造景也是新設的。當地人都說,如果不是新聞有報導,他們還真不知道這裏有這座蚵灰窯古蹟呢!其實根據安平長輩的口述歷史,當地的製灰產業有好幾百年呢!
已消失的「灰」產業
以前在造船的時候,都會使用大量的「灰」來當做填補木船細縫的黏接材料,尤其是在安平港,當年可是有很多居民都是從事漁業的,所以相關產業當然不可少,這座窯場就是把當地盛產的蚵仔所剝下的科殼,做為燒製蚵灰的材料。
這些歷史的過程,現在都用文字和照片記錄下來,因為這個製灰產業現在已經完完全全的消失了,雖然覺得有點可惜,但實際上已經沒有人可以靠這個行業吃飯,也算是時代進步後被淘汰的工作之一吧。
雖然這是一個免費參觀的古蹟,不過還是有熱心的解說員每天都在這邊服務參觀的民眾,也有很多學校來蚵灰窯文化館進行校外教學,只要有事先預約的話,也都可以看到這段精心製作的影片,對安平蚵灰窯的歷使及應用,都做了很詳細的解說,讓人知道原來以前還有這種產業。
真品展示館藏
其實經過安平,再往七股方向移動,就可以見到四草地區還是很多人在養殖蚵仔,不過那都是在水面下的事情,我們也不可能跟當地漁民一樣下水親自抓個十公斤重的蚵仔串起來研究研究。不過蚵灰窯文化館就把真正的蚵仔養殖工具搬到這邊。最上方橫立的竹竿綁著大量的保麗龍,才能讓整片竹筏飄浮在水面上,而下頭綁著一串一串的蚵仔,這就是當地人維持到現在的養殖方式。
蚵仔養在水中,也會有各式各樣的天敵?不同的玻璃瓶中還有不同的解釋,真的是很新奇,好像到了水族館中上課一樣。
蚵灰窯的製作和應用
到底要怎麼燒?是不是把蚵殼全部都進去再放把火呢?真的好難想像哦,因為小編以前看過的窯場全都是密閉式的,沒想到竟然也有這麼通風的窯場啊!這座窯場外面明明是正方型的,爬到上頭一看,裏面竟然變成圓型的了。這樣在建造時不是很麻煩嗎?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大,不過在蚵灰窯的世界中,聽說這一座已經算是比平均尺寸還大上一些了。
「蚵灰篩取槽」,這麼文謅謅的名詞,想必也是現在的人取的吧,其實就是用鋼絲當過濾網,來選出比較細的蚵灰,再進行包裝加工。安平區的老房子,到現在還有很多不是用水泥,而是用蚵灰蓋的哦!
還真的擺了一艘木船在這兒,要讓大家親眼瞧瞧,不過如果能現場看見填補傳縫的過程,一定更吸引人吧!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安北路110-1號
電話:06-2286836
營業時間:09:00~17:00
價位:免費參觀
休息日:每週一公休
座位數:40位
攜帶寵物:可
抽煙:否
不起眼的路邊古蹟
從台南市區前往安平古堡或安平豆花的路上,「蚵灰窯文化館」非常的不起眼,就算坐在觀光巴士上,都有可能會不小心錯過,不過這裏的的確確是個市定古蹟,也有將近百年的歷史了。
從新蓋的欄杆進入之後,才發現裏頭竟然是別有洞天,沒想到古蹟也可以讓人心情放鬆,變得愉快。雖然這裏真的是用來燒製蚵灰的燒窯舊址,不過建築物是新蓋的,園中造景也是新設的。當地人都說,如果不是新聞有報導,他們還真不知道這裏有這座蚵灰窯古蹟呢!其實根據安平長輩的口述歷史,當地的製灰產業有好幾百年呢!
已消失的「灰」產業
以前在造船的時候,都會使用大量的「灰」來當做填補木船細縫的黏接材料,尤其是在安平港,當年可是有很多居民都是從事漁業的,所以相關產業當然不可少,這座窯場就是把當地盛產的蚵仔所剝下的科殼,做為燒製蚵灰的材料。
這些歷史的過程,現在都用文字和照片記錄下來,因為這個製灰產業現在已經完完全全的消失了,雖然覺得有點可惜,但實際上已經沒有人可以靠這個行業吃飯,也算是時代進步後被淘汰的工作之一吧。
雖然這是一個免費參觀的古蹟,不過還是有熱心的解說員每天都在這邊服務參觀的民眾,也有很多學校來蚵灰窯文化館進行校外教學,只要有事先預約的話,也都可以看到這段精心製作的影片,對安平蚵灰窯的歷使及應用,都做了很詳細的解說,讓人知道原來以前還有這種產業。
真品展示館藏
其實經過安平,再往七股方向移動,就可以見到四草地區還是很多人在養殖蚵仔,不過那都是在水面下的事情,我們也不可能跟當地漁民一樣下水親自抓個十公斤重的蚵仔串起來研究研究。不過蚵灰窯文化館就把真正的蚵仔養殖工具搬到這邊。最上方橫立的竹竿綁著大量的保麗龍,才能讓整片竹筏飄浮在水面上,而下頭綁著一串一串的蚵仔,這就是當地人維持到現在的養殖方式。
蚵仔養在水中,也會有各式各樣的天敵?不同的玻璃瓶中還有不同的解釋,真的是很新奇,好像到了水族館中上課一樣。
蚵灰窯的製作和應用
到底要怎麼燒?是不是把蚵殼全部都進去再放把火呢?真的好難想像哦,因為小編以前看過的窯場全都是密閉式的,沒想到竟然也有這麼通風的窯場啊!這座窯場外面明明是正方型的,爬到上頭一看,裏面竟然變成圓型的了。這樣在建造時不是很麻煩嗎?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大,不過在蚵灰窯的世界中,聽說這一座已經算是比平均尺寸還大上一些了。
「蚵灰篩取槽」,這麼文謅謅的名詞,想必也是現在的人取的吧,其實就是用鋼絲當過濾網,來選出比較細的蚵灰,再進行包裝加工。安平區的老房子,到現在還有很多不是用水泥,而是用蚵灰蓋的哦!
還真的擺了一艘木船在這兒,要讓大家親眼瞧瞧,不過如果能現場看見填補傳縫的過程,一定更吸引人吧!
全站熱搜